提示:点击上方"西华国医馆"↑免费订阅
经常听人说自己“湿气重”,多是由于观察到自己舌苔厚、痰多、浮肿等的直观表现。
中医认为,湿气是“万恶之邪”,若跑到皮肤上就会形成痤疮、湿疹等;跑到四肢就会引起水肿;跑到头部就会导致晕眩;跑到关节就会导致关节酸痛……可谓“遗患无穷”。
“风、寒、暑、湿、燥、火”这致病的六淫邪气中,杀伤力最强的是湿邪。不正确的生活习惯也会让湿气乘虚而入,危害健康。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
“湿”让人沉重
湿性重浊,属阴,其性黏腻、停滞、弥漫,侵入时多隐缓而难以察觉,可导致多种病变。湿邪为病,长夏居多,但四季均可发生,与所处地域以及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湿有外湿、内湿之分
外湿:潮湿环境中感受湿邪而导致病证,如江南一带的梅雨季节、久居湿地等引发各种湿邪致病的表现,即是外湿所引起,多以肢体困重、酸痛为主,也可见皮肤湿疹、瘙痒。
内湿:多是由于脾失健运,或过食油腻之品、嗜酒饮冷等,从而湿浊内生,以脘腹痞胀、纳呆、恶心、便溏等症状为主。
湿邪还可与它邪共同致病。湿为阴邪,首发多见寒湿为病;但湿郁则易化热,则成湿热;此外,湿邪还可与风邪、暑邪等合并为病,如风湿证、暑湿证等。
“痰”可有形也可以无形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质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痰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如饮食不当、情志刺激、运动过少等。
“痰”分有形之痰、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指人们能看得到、听得到的痰液,如咳嗽吐痰、喉中痰鸣等。
无形之痰:指那些只能看到其外在表现、却看不到其形质者,如某些具有秽浊、黏滞、稠厚特征表现的疾病,如高脂血症、囊肿、淋巴结肿大等,可以辨证为由无形之痰引起。
这些行为会加重湿气
相较于外湿,内湿更应引起重视,因为内湿多预示着人体肝脾不调、阳气虚衰,而致水湿不化,停聚体内,属于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而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则很容易加重体内湿气,看看你中招了吗?
01熬夜过劳
《脾胃论》中指出:劳倦则脾先病。而脾受伤,体内水谷运化受影响,自然会加重体内湿邪。
建议:要注意劳逸结合,每天23点前就应进入睡眠状态。
02久坐不动
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出。
建议:平时每坐1小时,就起身动一动,拉伸筋骨。
03贪凉或重口味
生冷的食物或者凉性蔬果,亦或是喜欢吃油腻、过甜、过咸的食物,这都会给胃肠消化增加负担,胃动力不足,经络不通,也就增加了湿邪积聚的机会。
建议:饮食要均衡、荤素搭配;并且烹调凉性食材时,最好加入温性的调料如葱姜来中和。
阅读10分钟,不如咨询一分钟,
医院,嗣承家传,静于推拿,验于内科。中医临床30余年,经验丰富,被誉为“全科医生”,“杂病专家”,“祛痛神手”。
擅长治疗:
1、胸痹(冠心病)、早搏、脑中风后遗症。咽炎、过敏性鼻炎,咳嗽、胃炎、反流性胃炎,阑尾炎、结肠炎、便秘、便溏、痔疮。
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流产后遗症、宫颈糜烂、附件炎、盆腔炎、乳腺增生、乳房增生、乳房胀痛、更年期综合症。湿疹、荨麻疹、黄褐斑、脱发、皮肤干燥、头疼、失眠、面瘫、面神经麻痹、自汗、盗汗、免疫力低下、焦虑、抑郁、噩梦、惊恐。
3、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阳痿、早泄、强中(阳强不倒)少精。
4、推拿:(需要提前预约)落枕、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腕劳、腰扭伤、腰椎间盘脱出、腿扭伤、足扭伤、跌打扭伤、痛经、胃疼、头痛、失眠。
出诊时间:周二、三、四、六、天全天
西华国医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cvmuc.com/zcmbyf/945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