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tslf/171218/5941815.html
点击??蓝字
石,肾所主的水也。
关,关卡也。
石关,名意指肾经冲脉气血在此冷降为地部水液。本穴物质为商曲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为地部水液,地部水液不能循肾经上行,故名石关。石门名意与石关同。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在穴位的命名中,“门”穴和“关”穴,几乎是一个意思,打开就通畅,关闭就堵塞,像H这样腹部有明显阻力线的,基本上就等于闭关了。中医认为肾主生殖,闭关之后,气血供应不畅没有男科问题才怪呢。当然,他还不只是男科问题,脾胃也有问题,因为一条阻力线,阻隔的不只是肾经,还包括了胃经。大家注意他肚脐两侧的天枢穴,同样有阻力线,只不过不如上面两条线明显罢了。
二、与冲脉的交会穴
冲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出《素问·骨空论》等篇。冲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与生殖机能关系密切,冲、任脉盛,月经才能正常排泄,故又称血海。
冲脉与肾经首次交会于横内穴,但不仅限于横骨,它还交会于肾经的另外10穴,包括了: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等,因此,与其说冲脉是十二经脉之海,那么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肾经也同样具有这样的功能,毕竟,二者在很长一段循行路线上,都是交会运行的,因此在功效上也有很多是相通的,即均主管泌尿、生殖。
三、调理脾胃虚寒
什么是脾胃虚寒?给大家百度一下:
脾胃虚寒,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包括脾阳虚和胃阳虚(亦有认为单指脾阳虚),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
脾阳虚证,可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
胃阳虚,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胃阳虚证以胃失和降症状及阳虚证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虚证则以脾虚失运见症和虚寒证表现为辨证要点。
那为何石关穴可以调理脾胃虚寒呢?
我们都知道,人体所有的脏器都要依靠气血来供应,当经络闭塞不畅时,气血供应就会出问题,大家看到上面H先生腹部的那张图片,他有两条明显的阻力线,其中一条就是覆盖了石关穴,当然还包括了胃经的关门穴。我们都知道,胃主降,如果因一条阻力线把气血阻断了,胃气就很难降下来,胃气不降,脾气当然就无法运化升发,你想想,得不到充分的气血供应,这脾胃功能肯定会大受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将此阻力线给疏通开,最好的办法就是刮痧:
通过刮痧,打开的经络不只是肾经,也包括了胃经和任脉,可谓一举多得。
功能作用
升清降浊
主治病症
呕吐,腹痛,便秘,产后腹痛,妇人不孕
10
穴位总结
1、肾水之关
2、与冲脉的交会穴
3、调理脾胃虚寒
一线阻隔把门关,
气血不畅脏腑干,
按摩刮痧阻力去,
刺激石关胃脾安!
文字、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删除。
参考网站:百度、别有病、腾讯视频等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cvmuc.com/zcmbzz/94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