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设立17项食品安全标准年内完成7项
7月15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发布了2014年北京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立项计划。据中国经济了解,此次计划公然征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项目建议49项,经专家遴选论证和部门协商后立项17项。这17项为北京市急需的一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计划年内完成制修订7项,其余项目将于2015年完成。 据中国经济了解,北京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范围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产品、食品生产经营进程管理规范要求、与白癜风最好医治方法食品安全有关的检验方法。其中,将对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北京传统奶酪和奶酪干,代用茶产品,和送餐企业的卫生要求管理规范制定标准。 17项标准中,基础性标准1项,该标准将提出北京市食品安全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专业医治白癜风的医院解决标准的滞后性,最大限度满足监管需求,保障本市的食品安全; 食品产品标准4项,包括餐桌上常见的血豆腐、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北京传统奶酪和奶酪干、代用茶,代用茶是指采取类似茶叶冲泡方式供人们饮用的可食用植物的叶子、花果或根茎,如菊花茶、胖大海等; 管理规范4项,包括工厂化生产芽菜进程的卫生要求管理规范,也包括送餐企业从原料采购、加工运输到配送分餐的卫生要求管理规范。芽菜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肴,芽菜是否是安全遭到社会广泛关注。向学校、工地、写字楼集体送餐的,是食品安全风险最高的食品企业。这些管理规范地方标准的制定,将为这些高风险食品监管提供细化的根据,大大下落这些食品的风险; 检验方法8项,这些方法均是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急需的,包括芽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测方法、糖果中合成着色剂及其铝色淀的检测方法、动物性食品中α2‐受体激动剂的检测方法、贝类食品中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cvmuc.com/zcmbyy/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