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盆腔
别名:盆腔区、盆腔点、腰痛点、阴交点、尾关节点。
定位:三角窝内,三角窝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的交界处。
《耳针》: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的内侧、三角窝的外角处。
《中国耳针学》:盆腔,曾用名:腰痛点。三角窝后1/3的下部,即三角窝5区。
《耳穴治疗学》: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的内缘。
《图解耳穴诊治与美容》:盆腔,三角窝外1/3的下1/2处。
《图解耳穴诊治与美容》:盆腔点,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的内侧缘。
功能:消炎镇痛。
主治:可治疗盆腔炎、附件炎、骨盆病变、月经不调、痛经等妇产科疾病,亦可治疗腰骶部疼痛、下腹疼痛、腹胀、前列腺炎等。
组穴:盆腔、附件、宫颈、子宫(内生殖器穴),为生殖线,用于诊断和治疗生殖系统疾病,治疗时常用线形贴压法。
诊断:是盆腔炎、附件炎等妇科疾病的参考穴。
盆腔穴出现阳性反应,往往盆腔、下腹部有疼痛、酸感或有炎症。但在哺乳期或行经期此穴出现阳性反应不一定是病态。
盆腔穴片状充血红润,电测呈强阳性反应,疼痛敏感,多为急性盆腔炎。
盆腔穴片状隆起、肿胀,电测呈阳性反应,触之不平,有压痕反应,多为慢性盆腔炎。
未婚女性盆腔穴,电测呈阳性反应,多为痛经。
男性盆腔穴阳性反应,多为前列腺炎、少腹痛、内生殖系统疾病。
操作:针法,可直刺2分,或斜刺透神门穴,或股关穴,或子宫穴。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
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家庭保健,自主养生
自利利他,自助助人
上可疗君亲之疾
下可救贫贱之厄
中可以保身长全
进能爱人知人,退可爱身知己
求医不如求己,求医不如学医
韩帅帅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cvmuc.com/zcmbyy/947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