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菊注射液 http://pf.39.net/bdfyy/bdfzd/140226/4344158.html
我们常会听到生产过的女人们与孕期的女性谈论到“漏尿”、产后性生活是否和谐、子宫下垂等等现象,其实,这些都与盆底肌密切相关!
01
—
盆底肌功能损伤的原因
导致盆底肌功能损伤的“黑手”很多,其中头号危险因素就是妊娠和分娩。除了这两个之外,以下危险因素也不容忽视:
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
长期负压增加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
肥胖导致的结构功能受损
也就是说,不止已育女性会有损伤,其他年龄段的女性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据统计,45%的女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盆底肌功能障碍,高达90%的女性性生活质量不高(阴道肌肉不会合或不能收缩),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的发生率更是高达30%。
02
—
盆底肌会自动修复吗?
生完孩子之后,肌肉是能够恢复的,但是它不会完全恢复到非孕的状态,要看妊娠和分娩的过程对于肌肉造成了怎样的损伤,程度不同的损伤,自行恢复的层次是有所差异的。
一些产后的妈妈盆底肌肉的状况是良好的,可能只需要做自我的康复锻炼就足够了;但对于肌肉损伤相对严重的一些妈妈来说,需要借助仪器的辅助,再结合自我锻炼来完成盆底康复。
盆底肌恢复不好,远期可能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的疾病,产生脏器脱垂、控尿能力减弱(漏尿)等问题,并可能影响性生活的质量。
03
—
如何确定盆底肌受损情况?
一个方面就是影像学的评估,看看这些肌肉的连贯程度,看看器官的位置如何;另一个方面就是借助仪器,电生理的角度上对肌肉专门进行评估,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对女性盆底肌肉的功能状况做出评判。
不过,这个评估应该由有专业知识的人来完成,医院有专门的医务人员。
04
—
该怎么办呢?
首先,就是要重视检查。对于新妈妈来说,一定要重视产后42天体检,这个时候医生会对新妈妈的盆底功能进行评估,并对需要治疗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建议。如果你错过了产后42天体检,或者已经有症状,如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阴道松弛、前后壁膨出等)、尿潴留、尿失禁、便秘、粪失禁等,也应尽快付诸行动,及时评估盆底功能,如有异常早治疗。
注:阴道松弛,一般是外阴或者阴道的地方会有下坠感,或者有“阴吹”的表现。凡是生过孩子的女性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激素下降的女性,都易发生阴道松弛。
除了新妈妈,有以下情况的女性也建议就医,评估盆底肌功能:
性生活不协调者(盆底功能障碍导致性冷淡、性交痛、性唤起障碍等)
慢性盆腔痛者
反复阴道炎、尿道炎患者(由于盆底松弛、阴道口开放引起反复感染)
围绝经期女性(盆底保健及治疗)其次,防患于未然。建议女性朋友,日常有计划地进行盆底肌训练,比如,凯格尔运动。
此外,还需要注意如下这些情况。第一点来说,就是需要避免腹压过高。
日常生活中,如果长期保持高腹压状态,盆底肌也会一直承受较大的压力,长时间的受压状态会让盆底肌慢慢受到损伤,日积月累就可能造成盆底功能障碍。
所以女性朋友们在生活中要尽量做到减腹压,比如减少重体力劳动、不要长期咳嗽、避免便秘等。
第二,孕期间需要合理增重。
妊娠和阴道分娩是盆底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孕期增重过多、胎儿过大还会加重对盆底肌的伤害,所以每一位备孕或孕期女性都要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增重。
第三,盆底康复。
女性盆底肌在怀孕及分娩时一定会受到损伤,大部分人的损伤都不能够被自我修复,这就需要借助外在力量帮助盆底肌恢复。盆底康复可以通过磁电联合有效改善盆底损伤或增强盆底功能。
所以说,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不要等到盆底肌出问题了,才想到要了解盆底肌,保护盆底肌。盆底肌有多重要,每位女性都需要知道。保护盆底肌,刻不容缓。
因此,我们下文将来介绍简单的盆底肌康复方法,在家就能做,适合每一个需要修复盆底肌的女性。
①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cvmuc.com/zcmbyy/945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