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别把“痛经”不当回事
相信不少妹子都曾有过痛经的困扰,轻者只表现为小腹隐痛、乏力,重者可有小腹痉挛性疼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冰凉等,严重影响生活、学习或工作。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痛经无盆腔器质性病变,也称功能性痛经,常见于年轻未产女性。西医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孕药、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治疗。
继发性痛经指盆腔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痛经,如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粘连、宫颈狭窄等引起的月经期疼痛,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对于继发性痛经要找出问题根源,进行针对性治疗。
《景岳全书》:“经行腹痛,证有虚实……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于即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中医病机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通,痛经的发生常与饮食生冷、情志不畅、起居不慎、先天禀赋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胞宫,与冲、任二脉及肝、肾关系密切。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几个缓解痛经的穴位吧!
1.关元穴
定位: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2.十七椎
定位:腰区,第5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3.三阴交
定位: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可在经前5-7天及月经期间,按揉以上穴位,按揉后局部可产生酸胀感,每穴约5分钟,左右交替,每日1-2次。寒证及血瘀证患者还可采用灸法,点燃艾条一端,距离穴位皮肤2-3厘米,灸10-15分钟,以灸至皮肤温热红晕,而又不致烧伤皮肤为度。
中医治疗痛经常用方法有针灸、中药、耳穴、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等。痛经严重者,医院进一步诊治。
最后,希望所有的姐妹们都可以远离痛经的烦恼,让经期更轻松!
(穴位图片来自大家中医,余图片来自网络)
文字:研究生钟聪聪
包装:研究生张丽霞
审核:研究生龚晓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cvmuc.com/zcmbyy/945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