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我们老祖先传承下来的保健良方,它能温经散寒、消淤散结,除了日常保健,还能协助高血压、盆腔炎等病的治疗。
艾灸取穴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灸治效果,灸前必须选好体位,坐点坐灸,卧点卧灸,使体位与点穴相统一。"若坐着点穴,躺下施灸,受骨骼、肌肉牵动变化,必影响取穴准确。
灸肢体的穴位:以正坐为主灸胸腹部的穴位:取仰卧位灸背腰部的穴位:取俯卧位要点:体位须摆放平直,肌肉放松,让准备施灸的穴位暴露而出,既防烫伤,亦增加疗效。
自我保健可选择温和灸
艾灸有艾炷灸、艾条灸等多种方法,最常用、操作简便的是艾条灸还有专用的药艾条。
买来艾条,在家怎么用呢?这里,给学友们介绍最常用的方法温和灸。
温和灸方法
将艾条一端点燃,让燃端靠近皮肤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温热。将艾条慢慢上提,距皮肤3~4厘米,保持不动。灸时,温热感会使皮肤发红却不灼痛,局部、远端部位还有酸、麻等舒服感觉。
要点: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灸15~20分钟,过多易疲劳,过少达不到温热效果。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艾灸经验
●开始,艾条燃端距穴位不能太远,不然温热感出现太慢。
●艾条上提时,速度要快,避免热感中断;患者感觉太热,可上、下、左、右或回旋移动艾条,以连续地温热刺激穴位。
●为局部皮肤感觉迟钝者、小儿、老人施灸,可将左手中、食指张开,放在受者穴道两旁,从而感知其局部受热度,随时调节。当患者有痒、发热、痛感时,用手指揉、搓、按帮助缓解不适。
在家艾灸注意安全
"温和灸作用温和,适用广泛,最适合患慢性病或年老、体弱者,还能消疲劳、防感冒,很适合家庭保健。"要提醒,艾灸虽有"能透诸经而除百病"之说,却不意味着有病不用看医生。艾灸是人体自身的有限调节,一旦疾病发展超过自身调节,就要求助医生。
在家艾灸注意这些
1、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
2、在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大一点。
3、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久病、体质虚弱、老人、小儿,灸量宜小。
4.出现晕灸,须立即停灸,让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重者掐按人中、内关、足三里。
5.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不宜灸,妊娠期妇女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
艾灸的顺序一般是:
一、先灸患者的上部肢体,后灸下部肢体。
二、先灸背腹部,后灸胸腹部。
三、先灸头部,后灸四肢。
四、先灸患者的左侧肢体,后灸患者的右侧肢体。
生命,是一种回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更多精彩故事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cvmuc.com/zcmbyy/944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