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力是当前种植热点,然而什么品种才是好品种,怎么解决种苗不足售价高的问题?近两年,广西农科院专家阮经宙走访了浦北、大新、上林、防城等地作了调查,进行了一番探索试验并取得较好进展。
阮经宙考察发现,各地发展的牛大力品种不一。从树形上看,有小灌木型与藤蔓型的区分,藤蔓型的又有细叶、大叶之分,叶片颜色、质地又有所区别,薯块形状上又有差异。同是细叶品种中,因产地、栽培管理不同,有的煲汤是甜的,有的煲汤是苦的,大叶品种中有薯块淀粉含量较高的,又有淀粉含量较少、纤维较多的薯根……阮经宙建议,种植户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
据了解,近几年各地过度采掘牛大力,造成野生资源越来越少,进而发展人工引种栽培,种苗成为制约牛大力发展的关键。人工引种栽培首先要解决种苗问题,现主要是通过扦插繁殖、组培育苗和种子繁殖来育苗。调查发现,种子苗由年1.5元/株升到现在的5-6元/株,组培苗最低也要8元/株,而枝条由3元/斤发展到了现在的10元/斤。
阮经宙分析了各种育苗方法的利弊——种子繁殖在自然条件下发芽存在诸多困难,出芽率低,出苗慢,出芽势不整齐,且种子售价高;组培苗适应能力弱,不容易结薯;扦插苗不易成活,采用枝条扦插繁殖时,枝条对扦插基质、水分、温度等管理有严格要求,不易生根,且不同品种存在采枝困难。
针对这些种种不足,广西农科院研究员陆玉英和广西农科院园艺专家、宇花灵技术研发人阮经宙带领科研团队,自主创新研究出“微器官繁育技术”,从博白、浦北、防城等地引种,筛选优良品种,并对牛大力优良株系的选育、快繁培养和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攻克了牛大力不结薯的难题,研发了种苗离体繁殖和栽培关键技术。
阮经宙表示,经过近两年的试验,“微器官繁育技术”在防城等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本解决了牛大力野生资源的人工引种栽培技术的问题,种植上也形成了较系统的一套技术,计划发展牛大力的种植户不妨一试。
宇花灵研究团队技术顾问:包亚萍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cvmuc.com/zcmbyy/942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