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授权转载)
曾几何时,电视上广泛地播放着“洗洗更健康”的洗液广告,使得很多人把洗洗阴道当做一种维系自身健康的措施。
我在新浪微博上曾做过一次调查,多张投票的结果可以看到一个现状:接近有一半的女性因为医生的建议而采用了阴道冲洗的行为,有10%左右的女性存在着不定期冲洗阴道的习惯。
阴道冲洗,这个很多医生曾经把它当做阴道炎治疗的一个措施,现在却被发现是对健康不利的。
在过去,很多医疗上的措施想当然被认为是对的,但却未必对,那该如何判断对错呢?对于一项医疗措施是否恰当,评估它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做研究,通过设计随机对照研究,了解这项措施最终是否有利。
类似的研究是有的,有一项发表在年的荟萃分析(即把已经发表了的研究结果汇总在一起进行分析得到的综合结果,是较单个研究具有更高证据级别的研究)分析了阴道冲洗与诸多疾病发生的关系。我们大概可以从该研究中看到以下的结果:
增加盆腔炎症的发生率
图1里面结果显示当标记线落在0的单侧时表示为不利的影响,OR值(比值比)都在1以上的右侧区域,总体的OR值是1.73(1.07~2.79),提示阴道冲洗会使盆腔炎发生的机会增加73%,冲洗次数越多,发生炎症的机会越高,若每周进行阴道冲洗,盆腔炎发生的机会则会增加到4倍。
图1荟萃分析显示阴道冲洗会增加盆腔炎的发生率
增加宫外孕和不孕发生的风险
图2的结果大概可以看出阴道冲洗增加了宫外孕的发生几率。汇总的数据提示,阴道冲洗的患者发生宫外孕的机会是不做冲洗患者的1.8倍(RR值1.76,CI1.10-2.82)。研究同时也发现用商业的洗剂较清水风险更高。另外的一项研究发现阴道冲洗的女性比不冲洗的女性的怀孕几率低30%,这一差别在年轻女性中尤为明显。其中,18-24岁女性怀孕几率低50%,25-29的女性怀孕几率低29%,30-39的女性怀孕几率低6%。
图2荟萃分析显示阴道冲洗增加了患宫颈癌的风险
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
图3研究提示阴道冲洗轻微增加了宫颈癌的患病风险(RR值1.25,95%可信区间0.99~1.55)。经常做阴道冲洗(每周一次以上)者发生宫颈癌的风险较不冲洗者增加86%。同样,使用商业的洗剂较清水增加的风险更高。
图3荟萃分析阴道冲洗增加了宫外孕的风险
其它方面的不利,还包括:
增加性传播疾病的发生风险
在另外一项对肯尼亚名性工作者的调查中发现,由于阴道冲洗导致乳酸杆菌消失,HIV的感染风险增加1倍,淋球菌的感染风险增加1.7倍。通过对名肯尼亚性工作者10年的队列研究发现,用清水进行阴道冲洗的女性比不冲洗的女性感染HIV的风险高2.64倍,如果是用有杀菌功效的洗剂冲洗,那么感染HIV的风险会更高。在对名南非妇女调查后也发现,冲洗的女性比不冲洗的女性感染HIV的风险高1.74倍。
增加低体重儿发生风险
很多研究报道显示,如果孕前或孕期进行冲洗,还有可能增加早产及出生低体重儿的发生风险。在1组例育龄妇女和例单活胎的研究中,例每周冲洗2-3次,她们较不冲洗者分娩低出生体重儿的可能性高40%。在控制了相关混合因素后,结果显示阴道冲洗与分娩低出生体重儿风险增高相关OR=1.29(95%CI:1.06-1.57)。冲洗频率与分娩低出生体重儿呈剂量相关,每日冲洗者OR=2.49(95%Cl:1.23-5.01),每月冲洗者OR=1.13(95%Cl:0.83-1.55)。
阴道本身是一个有乳酸杆菌存在的微酸性环境,pH值在4.5左右,可以抑制其它病原菌的生长。阴道冲洗破坏了阴道原来的内环境,反而会促进异常菌群的生长,导致阴道炎症。
此外,阴道冲洗可能为病原菌提供了一个液体的载体,使得病原菌更加容易发生迁移,宫外孕发生率的增加可能和盆腔炎继发的问题有关。在排卵期前后进行阴道冲洗,发生病原菌逆行性进入体内感染的机会更高。在孕期,上行性感染可能导致羊膜炎导致早产。
美国妇产科学院(ACOG)提出,在任何时候都反对进行阴道冲洗。对于一般阴道炎症的治疗,目前应该放弃阴道冲洗这个方案。从我们的调查数据来看,医生建议冲洗仍然是目前很多女性实施阴道冲洗的一个重要理由。目前看来医生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既然研究已经证实了诸多的不利,那么医生们就应该放弃市场上的各种洗剂,一般的阴道炎症,对症的栓剂治疗足矣,没有必要再采用画蛇添足的阴道冲洗治疗。
免责声明: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需要同医生讨论和咨询。对这篇科普文章有疑问和建议,可以发邮件至:medicine
distictclinic.
北京专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的白癜风哪个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cvmuc.com/zcmbyy/941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