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751139294638105&wfr=spider&for=pc
食物的“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合理健康饮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被重视,现代营养学的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推荐方案与中医《黄帝内经》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理念高度一致。四气五味是中医对药性理论的总结和归纳,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食物也一样有食性和食味的不同。
中医认为每个人体质不同,辨体质选食材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在中医体质养生和现代营养学理念的共同指导下,合理饮食才是最佳饮食方式,体质虚寒者建议多选择温热类食材,体质偏热则可选择寒凉类食物,那么谷物的食性怎么区分呢?
常见谷类食物的食性
性
平
玉米、青稞、麸皮、黄豆、豌豆、扁豆、蚕豆、黑豆、黄米、莜麦、豇豆、藜麦、芝麻等。
性
温
糯米、高粱、麦芽、谷芽等。
性
寒
小米、小麦、大米、荞麦、薏米、芡实、莲子、绿豆、赤小豆等。
有人经常会问“我胃寒又想吃某个凉性的东西,煮熟就不会凉了吧?”我往往回答“大黄、黄连煮水一样苦寒”。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烘焙方式改变食性。简单举个例子,现在的网红祛湿方“红豆薏米水”,如果体质偏寒湿,直接煮水就会雪上加霜,可以将红豆薏米炒黄去其寒性,再煮水就可以了。
THEEND
魏孟玲
科主任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尤其对盆腔炎、附件炎、子宫腺肌病、慢性咳嗽、慢性腹泻、泌尿系结石等疾病有独特疗效。
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cvmuc.com/zcmbyf/94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