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竞争压力、心理健康等问题日益凸显,人们身心及生殖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医院就诊的患者也日益增多。
遗憾的是,对于使用促排卵药物,许多人存在认识误区,以致恐惧和滥用促排卵药物的患者不少。
01
什么是促排卵药物
促排卵药主要用于治疗有生育要求而无排卵的生育期妇女,使用药物诱发排卵从而达到生育目的。
促排卵分为诱导排卵(OI)和控制性卵巢刺激(COS),
OI指对无排卵患者应用药物或手术方法诱发排卵,一般以诱导单卵泡或少数卵泡发育为目的。
COS指以药物手段在可控范围内诱发多卵泡发育和成熟其应用对象为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患者。治疗过程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在促排卵过程中要定期监测卵泡发育,防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
02
哪些人适合促排呢?
适应证:
①有生育要求但持续性无排卵和稀发排卵的不孕患者,常见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及下丘脑性排卵障碍;
②黄体功能不足;
③因排卵障碍(卵泡发育不良)导致的不孕和复发性流产;
④其它,如配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时、不明原因不孕症、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等。
03
哪些人不适合促排卵呢?
①卵巢早衰(POF)或卵巢促性腺激素抵抗综合征者;
②急性盆腔炎或者严重全身性疾病暂时不适合妊娠者;
③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造成双侧输卵管阻塞者;
④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或发育异常;
⑤对促排卵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⑥男方无精子症,暂无供精标本可提供者;
⑦其它,如男方重度少弱精子症、性质不明的卵巢囊肿、肿痛和其他雌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患者(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等情况。
促排卵药物大盘点
1、克罗米芬最常用的药物是克罗米芬(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该药物为雌激素的拮抗剂,通过抑制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刺激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诱发排卵。临床上主要运用于体内具有一定雌激素的排卵障碍患者。与此作用相类似的药物还有他莫昔芬,可用于对克罗米芬抵抗的患者。2、来曲唑来曲唑为芳香化酶抑制剂,也能用于促排卵。该药一方面能够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从而削弱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另一方面能够使卵泡局部雄激素水平升高,促进卵泡发育。来曲唑对子宫内膜的影响,较克罗米芬轻。
3、尿促性腺激素及重组人卵泡刺激素尿促性腺激素及重组人卵泡刺激素常用于直接刺激卵巢,促进排卵。该类药物常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功能障碍性不排卵,临床上常用于试管婴儿患者促超排卵。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直接作用于垂体的促超排卵药物,主要用于下丘脑性闭经的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为诱发排卵的药物,需在特定时间使用。5、其他对排卵障碍除了使用药物直接刺激排卵,目前越来越重视对其内分泌环境的改善。例如,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有高雄激素和高胰岛素血症的特点,在对此类患者促排卵之前调整内分泌环境,不仅能获得满意的排卵率,而且能够降低流产率。再如,高催乳素血症闭经的患者,服用溴隐亭,使其恢复排卵的方法,也属于间接促排卵方法的一种。
促排卵药物使用不当
1、可能发生卵巢异常增大、严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在临床上,一部分患者对促排卵药物常呈现过度反应,因个人体质问题或临床用药稍有不慎,超生理剂量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可导致卵巢异常增大、严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严重影响母体健康,这类患者中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最常见。2、与癌症关系尚无确切证据目前,多个周期的促排卵治疗、外源性促性腺激素以及高雌激素等对相应靶器官的刺激是否会增加相关肿瘤,如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等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cvmuc.com/zcmbyf/945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