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提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8.3/1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30.6%。而这也正是我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半年,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的阶段。
“高龄”成孕产最大危险因素
云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主任医师王蓉认为,无论是头胎还是二胎孕产妇,一旦年龄超过35岁,就意味着身体各项生理机能逐渐下降,且很多人会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等内外科疾病,加之过去较高的剖宫产率,瘢痕子宫的比例增加,造成高龄生育的不良妊娠结局。
医学上,受孕女性达到或超过35岁者,叫做高龄产妇,属于高危妊娠。较年轻生育者以下风险增高:
●受孕机会下降: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人流次数增多,盆腔炎机会增加,均可致受孕困难。
●后代畸形风险增加:无论男女,如果怀孕时间超过35岁,发生出生缺陷(含畸形)的风险增加,孩子发生情感障碍、自闭症、多动症的风险增加。
●妊娠期并发症增加:高龄孕妇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等,怀孕后流产率、死胎死产率均增加。分娩时出现难产、产后出血的风险也增加。疤痕子宫妊娠可导致凶险型前置胎盘,而危及到母胎/母婴生命安全。
科学管理让孕产更安全
若要高龄女性平安度过孕产期,我们应该做好哪些事情呢?王蓉表示,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孕产安全,就要从孕前3~6个月开始准备。
●孕前: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环境,加强身体锻炼,保持愉快的心情,禁烟酒,这些准备至少要在孕前3~6个月就开始。另外,怀孕前夫妻医院进行孕前检查,发现和治疗内外科疾病。孕前,应该服用含有叶酸的复合维生素至少3个月,超重者管理好自己的体重。
●孕期:早期确认,一般停经40~60医院确认是否怀孕,特别是瘢痕子宫怀孕者应B超检查是否有疤痕妊娠。王蓉强调,瘢痕子宫不仅指有过剖宫产史,还包括进行过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及各种宫腔手术史等,一定遵从医生的指导。同时,王蓉也建议高龄孕妇一定要进行产前诊断,如:羊水穿刺(孕16~23周之内),孕11~13周还应B超NT检查,排除胎儿染色体等疾病,20~24周进行系统B超检查,排除胎儿结构性畸形。
此外,除以上检查,对于35岁以上或者伴有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巨大儿产史的高风险人群,应该孕前孕早期进行糖尿病筛查,患有内科合并症者应接受产科或专科医生共同监护,将自身及胎儿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分娩:并不是所有的高龄产妇都需要剖宫产,只要正常妊娠无合并症者,建议阴道试产。王蓉提醒,孕妇年龄越大,发生妊娠并发症的概率越高。因此,孕妇要特别重视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各种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
●提醒:想生育二胎的爸妈,应提前规划生育时间。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也不必太紧张,高龄爸妈虽有风险,但积极主动做好孕前、孕期保健会降低风险。注意自我监护,出现以下情况:恶心、呕吐、发热、阴道出血或其他出血倾向、头痛、头晕、视物不清、下肢水肿、心慌、气短、阴道流液、腹痛、胎动增多或减少等,应及时就医,更好地帮助自己科学安全地度过孕产期。本报记者闵婕
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治白癜风的中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cvmuc.com/zcmbyf/938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