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酒硫样”反应又称双硫醒样反应,其特点是发生迅速、症状重,病情危急,严重者可致休克,甚至死亡。现将我院近几年来诊治的饮酒与应用头孢类抗生素所致“戒酒硫样”反应12例急诊患者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患者,男10例,女2例。年龄20~78岁,平均32岁。其中肺炎5例,上呼吸道感染7例。应用头孢哌酮钠6例,头孢哌酮/舒巴坦钠4例,头孢唑林钠2例。在治疗前饮白酒3例,治疗后饮白酒2例,饮啤酒4例,饮红酒2例。症状开始时间在治疗开始后5~10min3例,治疗后当天4例,治疗后3~5d4例,治疗后7d1例。就诊时间在发病后5~60min。12例均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平时均饮酒。
1.2临床表现12例有颜面潮红,头痛,头晕,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其中10例在治疗后饮酒者均述饮酒后感觉与以往不同,5~10min开始出现症状,且继续饮酒后症状越来越重。12例均有心率加快,~次/min,心电图均提示窦性心动过速,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最低者70/50mmHg。其中视物模糊2例,心前区疼痛2例,有恶心欲吐3例,烦躁不安2例。
1.3治疗及转归均给予吸氧、补液、地塞米松、大剂量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呋塞米等,同时给予50%葡萄糖、纳洛酮,加速乙醇分解代谢,解除内啡肽对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有兴奋呼吸及升高血压的作用。经过积极救治,12例均在30~60min症状缓解。
2讨论
2.1发病机制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为复合制剂,舒巴坦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头孢哌酮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头孢哌酮的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它可抑制肝脏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代谢受阻,致血中乙醛聚集,出现双硫醒样反应。双硫醒样反应又称安塔布司反应,双硫仑样反应、戒酒硫样反应。多于饮酒后5~10min发生,反应时间为30~60min。值得注意的是,乙醛脱氢酶一旦被抑制常需要4~5d恢复,故停药4~5d内饮酒仍可发生。因此,饮酒后3d内不宜应用含甲硫四氮唑侧链类药物,用此类药物后7d内不能饮酒。
2.2临床表现患者在应用头孢哌酮或其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的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唑林、头孢孟多、头孢美唑等,在用药期间或停药后7d内饮酒出现面部及全身潮红,头痛、头晕、心悸、气促、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及心前区疼痛,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双硫醒样反应严重程度和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成正比,饮用白酒较啤酒、红酒等含乙醇饮料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
3小结
提高医护人员对头孢类抗生素致双硫醒样反应的认识和重视,特别是农村基层的医护人员。虽然头孢哌酮的药品使用说明书中提示应用本药后饮酒或静脉注射含乙醇的药物时可致双硫醒样反应,但很多患者在用药前不看说明书,有一部分医护人员在用药前未详细问诊,用药后未进行交代,因而出现双硫醒样反应。因此,对应用头孢类抗生素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告之用药期间或停药后5~7d不可饮酒或服用含乙醇制剂。同时,基层医护人员应掌握此症的诊断及治疗,能就地及时诊治。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需要多少钱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cvmuc.com/zcmbyf/937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