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安全方便祛病邪
年三伏贴时间
头伏贴:
7月12日-年7月21日
中伏贴:
7月22日-年8月10日
末伏贴:
8月11日-年8月20日
建议头伏、中伏、末伏第一天来进行三伏贴治疗为最佳选择,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效果更佳。
贴敷地点
汉川市分水镇卫生院门诊楼
二楼国医堂
-
一
何为“冬病”?
“冬病”就是指冬季易发病,此类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道医称之为“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
二
冬病为何要夏治?
传统上认为,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比如,阳气不足引起的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冬季人体的阳气本来处于相对弱的状态,加之患者本身存在阳气不足,阴盛阳衰造成慢性咳嗽,哮喘反复发作或加重。“冬病夏治”的方法,就是应用温阳散寒的药物,在夏季阳气旺盛的季节,通过温阳调理,调动身体的阳气,祛除潜藏的阴寒之病邪。而目前最常用的冬病夏治手段,就是大家通常说的“三伏贴”。
三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本法简便、安全一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疗法效果最佳。
三伏贴适应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体虚易患感冒者、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肺间质疾病、肺功能不全、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变应性咽喉炎等;
2、风湿免疫性疾病,如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肢体经络类疾病,如肩周炎、颈腰椎病、腰腿冷痛、四肢冷麻、慢性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网球肘、电脑手等;
3、寒性疾病:脾胃虚寒,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虚寒性腹痛腹泻等;肾阳虚证,如前列腺疾病、阳痿、遗精、早泄等;冲任虚寒,如痛经、慢性盆腔炎、宫寒不孕等;
4、亚健康调理,四肢寒凉怕冷、易疲劳,各种体虚、免疫力下降者冬病夏治能增强体质;
5、儿童病症,小儿体虚感冒、反复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消化不良、遗尿、流涎等。
三伏贴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为每年三伏天,一伏六贴,连续三年以上。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疗法效果最佳。
2、贴敷时应穿宽松透气衣服。
3、成人贴敷6-8小时,儿童1--2小时,最长不能超过24小时。
4、刚贴上去时感觉凉凉的,稍微过一会儿,局部会有发痒、发热,一定要贴过午时,如果无特别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皮肤比较敏感的患者,需仔细观察敷贴过程中皮肤的反应,若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则应及时取下药物。
5、治疗当天避免贪凉,不要过度吹电风扇和在过冷的空调房中停留,更要避免空调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以利于药物吸收。
6、敷贴期间饮食要清淡,不宜饮食生冷,如冷饮、冰镇饮料、海鲜,肾脏病忌过咸、过甜、烟酒辛辣刺激。
哪些人不适合贴“三伏贴”
?孕妇禁用。
?血液病、发热、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瘢痕体质、皮肤过敏、又疮、疖、痈及皮肤破损者禁用。
?肿瘤患者禁用。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者禁用。
?婴幼儿禁用。
注: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适用,因此应该慎重选择这种治疗方法,否则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因使用助阳的药物,耗伤阴液,引发其他问题。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同一种疾病,会有不同的证型。因此,患者需要在医院就诊咨询,看自己是否适合。
汉川市分水镇卫生院
咨询
诚信·爱岗·精医·奉献
分水镇卫生院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白脉软膏对外伤白癜风治疗效果如何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cvmuc.com/zcmbwh/942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