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艾灸
提效十倍
暴殄天物
回复送你“艾灸配穴全方案”
回复送你“最全穴位详解”
立即拥有素艾紫砂灸
导语
多数人都认为夏季湿热,易发炎症,殊不知,冬季也是炎症的高发期——因为冬季气温下降,早晚及室内外温差大,极易导致女性寒邪入体、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等,继而诱发炎症,尤其盆腔炎冬季高发,且不易治愈,后患无穷。
不过,冬季也是治疗炎症的最佳季节,因为气温较低,气候相对干燥,细菌不易繁殖。所以,如果你还在为迁延不愈的盆腔炎等妇科炎症而烦恼,请赶紧在冬季艾灸治疗吧。
一、多年的盆腔炎,艾灸3月痊愈!
先来一则医案,这是年的案例:
灸友S女士在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就感染了盆腔炎,此后经常发作,总是下腹坠胀灼热、腰骶酸痛、经期发热、白带浑浊有异味,而且每次啪啪啪之后总是疼痛难忍,弄得她对夫妻生活一点儿兴趣都提不起来了。期间,S女士断断续续地治疗了十多年,吃过消炎药、打过抗生素、用过妇炎洁……基本什么招数都用了,但盆腔炎就是赖着不走。放开二胎后,S女士想生二胎,但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健康,她想先把盆腔炎给治好。在一个客户的推荐下,S女士对艾灸有了初步了解,并联系到我们。
老师与S女士进行了深入交流,认为S女士的盆腔炎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痰瘀互结:S女士生产时正值南方最湿热的夏季,产后湿邪入体,湿聚成痰,加上S女士产后2个月后,还有恶露断断续续排出,老师推测可能有恶露滞留,造成血滞成瘀,继而痰瘀互结;二是,肝经湿热:S女士由于工作压力大、身体状况差、熊孩子劳心等原因,每天情绪都不太稳定,导致肝经郁热夹湿——老师给她做了舌诊,她的舌边有红点,舌苔起沫,这是典型的肝经湿热症状。
考虑到以上两个因素,老师给出了灸疗方案:
1
第一阶段:祛湿清热
肝俞——肝的湿热之气主要通过肝俞输注,艾灸肝俞可以帮助散发湿热,缓解因为肝经湿热而出现的病理性变化。
八髎——适用于一切妇科疾病,盆腔炎自不例外。
曲泉——祛湿热要穴,可以除湿降浊、清利湿热、通调下焦。
蠡沟——治疗瘙痒、异味、炎症的特效穴,凡是湿热病均可艾灸蠡沟。
第一阶段主要以这4个穴位为主,老师建议S女士将穴位分成两组,即一个躯干穴位搭配一个腿部穴位,躯干每穴30分钟左右,腿部每穴20分钟左右,最初一周休息1-2天,等到身体适应了,可以每天艾灸,一直灸到盆腔炎的症状基本消失为止。
S女士肝经湿热严重,差不多灸了整整6周,瘙痒和白带浑浊有异味的症状才完全消失。
2
第二阶段:化瘀通络
老师随后让她进行第二阶段的灸疗,让她艾灸整个腹部,并加上祛痰湿要穴——丰隆。
老师之所以没有给出腹部的具体穴位,主要是考虑到S女士痰瘀互结的症状比较严重,必须灸透整个腹部才行,这样效果比设定具体穴位要好。
在这一阶段,S女士差不多艾灸了4周,迟迟不来的“大姨妈”出现了,而且排出了很多腥臭的黑色血块以及粘液等分泌物,而且这次“大姨妈”持续时间特别长,整整8天才完全干净。伴随血块等的排出,S女士下腹坠胀的感觉消失了,而且经期也没有发热。
此前,S女士服用消炎药治疗时,最多不超过20天,盆腔炎就会复发。所以,为防万一,S女士坚持继续艾灸,穴位就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配穴里挑选组合,灸了差不多20天后,她大着胆子停灸了1个月,但是盆腔炎一点儿都没有复发!
就这样,多年没治好的盆腔炎,艾灸3月就痊愈了!
因为这个,S女士成了艾灸“发烧友”,而且在艾灸的陪伴下,去年S女士迎来了她的二胎,一个7斤2两的小子
二、盆腔炎:调肝为先,化瘀为要
上文,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小编仔细回顾了S女士的整个灸疗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8个字概括——调肝为先,化瘀为要。
其实,不光S女士如此,在多数情况下,盆腔炎的治疗原则都离不开这8个字。这是为什么呢?这就需要从盆腔炎的病因病机说起了↓↓↓
在中医里,盆腔炎属于带下病、癥瘕、积聚等范畴。
肝经湿热是盆腔炎的主要病因病机——在十二经脉中,肝经“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肝经郁久内炽,就会下克脾土,脾土不能运化,湿热之邪就会蕴滞下注,引起盆腔病变。
痰瘀互结是盆腔炎的主要病理产物——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脾为阴土,主运化水湿,故湿邪致病,常先困脾,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就会聚而成痰,加上血滞成瘀,就会痰瘀互结。
所以,在临床上,湿热和痰瘀始终贯穿于盆腔炎的始终——这也是盆腔炎患者大多有白带异味、大便粘滞、脘腹胀满、四肢肿胀等症状的原因所在。
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吗?此处敲黑板——调理盆腔炎当以:调肝为先,化瘀为要。
怎么调肝?怎么化瘀?这就简单多了,调肝——疏肝气+清肝热,化瘀——祛脾湿+补脾阳。
推荐穴位:
1
调肝
四关——即,合谷+太冲,可用于治疗任何气机不畅之病。
期门——疏肝理气化积瘀。
肝俞——详见上文。
曲泉——详见上文。
蠡沟——详见上文。
2
化瘀
丰隆——详见上文。
阴陵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缓解水肿。
承山——祛湿大穴,利水消肿、健脾祛湿。
解溪——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解决下半身水肿。
中脘——生胃阳,脾胃互为表里。
关元——改善中焦虚寒。
足三里——缓解各种消化不良症状。
3
其他
此外,还应加灸几个妇科要穴和阿是穴:
八髎——详见上文。
三阴交——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通调一切妇科疾病,有“妇科三阴交”之说。
子宫+归来——直接作用于盆腔,调理病灶环境。
阿是穴——就是整个腹部,哪里灼热坠胀瘙痒,就灸哪里。
艾灸养生,首选素艾紫砂随身灸
—THEEND—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
千万别忘了,紫砂和艾叶也是绝配,艾灸就用素艾天成灵性紫砂灸。
想在家里做艾灸又不知道怎么操作的朋友可以添加老师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权威寻常型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cvmuc.com/zcmbjc/942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