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是包括任脉、肾经、脾经、胃经等在内的数条重要经络循行的部位。艾灸腹部穴位可以起到温经、通络、健脾、益胃、温补肾阳、驱散寒邪的作用。
所以艾灸腹部穴位可以作为治疗腹部里一些脏器器官疾病的辅助治疗手段,并且艾灸腹部的相关穴位还具有良好的调理保健和补益的作用。
如果有下面这些问题,大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原因:
内科:胃脘疼、胃下垂、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便秘、溏泄、腹痛、腹胀、失眠、手足寒凉、中风后遗症等。
妇科: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症等。
儿科:腹泻、便秘、食积、奶积、遗尿、惊风等。
伤科: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等。
艾灸中脘穴可以保养脾胃,还可以通腹降气。中脘穴的位置和胃离的很近,所以这个穴位主要可以调理一些脾胃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等。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所以脾胃对于人的身体很重要,而艾灸中脘穴就是一个好的健脾胃的方法。
气海穴,从它的名字我们就能体会到,这个穴是全身的气聚集的地方,所以气海是个补气特别好的穴位。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都可以艾灸气海。
灸气海不光可以调理气虚,还可以调理气逆,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气乱,比如有些人老打嗝(呃逆),就是气乱的表现。
关元穴的作用和神阙穴有点像,都是温中补阳的穴位。但神阙穴温中的作用更强,适合调理胃肠疾患,而关元穴补肾阳的作用更强。很多年轻女性有月经不调的烦恼,也可以通过灸关元穴来调理。
神阙穴其实就是我们的肚脐眼,艾灸神阙穴可以调理中风虚脱、四肢厥冷、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五淋、妇女不孕等疾病。如果想温补,可以常灸神阙。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vmuc.com/zcmbhl/947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