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妇幼健康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受育龄妇女生育延迟、分娩量严重下滑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妇幼保健机构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尤其是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生存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高密市妇幼保健院作为一家三级乙等基层妇幼保健院,利用两年的时间,创新了“妇幼健康+中医药”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蹚出了一条基层妇幼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盯准“做什么”,着力推进发展思路转变
“年年底,中医医院到妇幼保健院任职,医院疫情和转型生存双重考验,不断累积的防控支出、不断凸显的分娩量下降,让我们的生存到了最为艰难的时刻,我深知国家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认为中医药融入妇幼保健将会是一个发展方向。”高密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禚秀梅告诉记者。但是,当她经过深入调研与思考,提出中医药与妇幼健康融合发展思路之后,却发现发展中医药对干部职工来讲就像转行一样难,甚至有人质疑,这样做是不是要把医院?上下同心才能其利断金,怎样减少阻力最终统一思想呢?她决定循序渐进分三步推动。
首先保增长。提出“抓党建、重公卫、强妇科、稳生产、扩保健”十五字转型方针,于年3月在全市率先启动妇幼健康直通车,推动公卫项目落实,拉动妇科应对分娩量下降带来的影响,医院业务收入持续上升。
其次抓班子。引领领导班子充分认识中医药妇幼健康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广阔的服务领域,并调整院内科室结构向保健倾斜,搬迁和扩建儿童康复科、女子健康管理科等科室。
三是转全院。提出“无中医不保健”的理念,对原有中医科室摸底,设立艾灸中心、安胎中心、小儿中医外治中心、妇科中医外治中心、针灸推拿科,引导职工亲自体验中医药服务,让中医药“简便验廉”的诸多优势得以展现,并利用每周的中层会进行案例分享及讲课,引导干部职工转变观念,主动参与到中医药服务中来。年4月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推进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实施方案(-年)》出台,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念。
盯准“谁来做”,着力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
观念一变天地宽。虽然发展方向已经明确,但是高密市妇医院中医药基础差、底子薄、人才短缺的难题,为此他们确定了三条路径,快速搭建一支适销对路,符合妇幼健康需求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用好原有专业人才。成立“基层名中医”工作室,组织中医学科带头人围绕中医适宜技术,每周面向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现场教学。积极对医院,成立“于娟教授工作站”,鼓励优秀人才拜国医大师为师,解决技术提升问题。
培养中医护理队伍。组织18名骨干到杭州、医院规范化培训,学习中医护理等10余个专科的专业技术,每个病房都建立中医综合治疗室,主攻基础成熟的中医适宜技术应用,解决人才数量和辐射面的问题。
扶持非专业人才转型。组织有意愿有兴趣从事中医药的人员强化培训,解决梯队增补和后续动力问题。已有27人参加西学中,40人次的年轻队伍第一次走出院门参加全国各类中医药学术会。
“浓厚的氛围激发了全院医护人员学中医、用中医、宣传中医的热情,中医业务素质与技能水平快速提升,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就在高密市中医技能竞赛中荣获二等奖1名、三等奖4名,实现了零的突破。”禚秀梅说。
盯准“怎么做”,着力推进妇幼健康与中医药深度融合
医院以发挥中医药优势,构建覆盖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为“妇幼健康+中医药”模式目标导向,采取了“四化”措施。
强化技术应用。在中医辨证“内服”中药汤剂的基础上,引进并开展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穴位埋线、中药外敷、中药熏洗、点刺放血、耳穴压豆等中医适宜技术20余项,发挥中医药在妇科、产科、儿科、儿童保健、生殖、更年期保健、产后康复等方面的优势。成立全市首家芳香疗法基地,推出“芳香疗法+中医护理”,打造母婴服务新亮点;创新中药+针灸+ABA新模式治疗脑瘫患儿,康复周期明显缩短;中草药治疗盆腔炎、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等,取得显著疗效;开展以产后居家康复、乳腺疏通推拿、小儿推拿等项目为主体的网约“居家护理”上门服务,受到服务对象的欢迎;大力发展中医护理,全院仅护理单元就开展耳穴压豆、中药熏洗等10余项适宜技术,中医护理覆盖率达%;成立健康管理中心,突出中医治未病,服务亚健康,实现了中医护理全科化、治未病全科化、中医外治全科化、针灸全科化、康复全科化等“五个全科化”,医院发展主引擎。
优化科室布局。将中医科室与传统门诊毗邻而建,如儿童保健门诊区的中医儿科门诊、小儿中医外治中心,妇女保健区的中医综合治疗室,病房中的中医护理等等,使中医服务触手可及,来院客户对中医中药的体验更深,同时增进了科室之间的业务交流。
细化激励措施。每年确定3至5项中医药业务攻关项目和重点工作任务,对按时和超额完成的科室和个人给予重奖。实行转介双向奖励政策,调动临床积极性,实现自觉运用中医和西医“两只手”。一年的时间,中药饮片使用量由每月0付增加到近00付,中医门诊人次增长14.7%,医院绩效考核中门诊中医药诊疗人次占比达到13%。
深化宣教推广。方法上做到教学相长双提升,选拔最优资源组成宣讲团队,精选贴近生活、贴近需求、贴近实用的宣讲内容,采用“宣讲+义诊”方式增加直观体验,为客户提供最需要、最合适、最有效、最经济的治疗建议,既提高了群众健康水平,同时了解了群众的医疗需求,明确了业务提升方向。形式上做到线上线下双推进。线上,年我们制作了42部中医保健短视频,在抖音、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cvmuc.com/zcmbyy/947630.html